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教育>

非淡泊無以明志的以的意思

教育 閲讀(2.07W)

非淡泊無以明志的以的意思是"用來"。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用現代話來説:“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非淡泊無以明志的以的意思 非淡泊無以明志的以的意思是什麼

在語文中其實“以”的基本釋義有7種:1.用;拿:~少勝多。曉之~理。贈~鮮花。2.依;按照:~次。~音序排列。3.因:何~知之?。不~人廢言。4.表示目的:~廣視聽。~待時機。5.於;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廣~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前。~上。三日~後。縣級~上。長江~南。五千~內。二十歲~下。

非淡泊無以明志的以的意思 非淡泊無以明志的以的意思是什麼 第2張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三國演義》第37回,《三國演義》作於元末明初。而且這是小説家言,不足信。但是在諸葛亮的《誡子書》中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此聯的來源就是這句話,但是是否在當時的草廬當中就有這副聯,應當存疑。此聯反映的是諸葛亮對人生的哲理思考,認為一個人須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

此聯可以看作是諸葛亮一生立身處世的寫照,語淺而意藴深刻,充滿道家哲理。小説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來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諸葛草廬的門聯。但它仍然還是排偶句而非對偶句,平仄極不和諧。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