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生活>

今天西北地區有中到大雨

生活 閲讀(2.49W)

導讀:在一年四季中,夏天給人們最大的感受是炎熱,這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夏季雖然是高温天氣為主,但還是有許多人會出去遊玩。最近小編有些朋友想來了解一下全國的天氣,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方面有關的內容,以下內容值得大家一讀。

今天西北地區有中到大雨 局地有大暴雨

大雨

今天西北地區有中到大雨

今天24日至25日,西北地區東南部、四川盆地、江漢中西部、黃淮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26日至28日,華北、東北地區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

26日至29日,東南部海域、東南沿海將有較大風雨天氣,華南東部、江南東南部有暴雨或大暴雨。

7月24日20時至25日20時,陝西南部、河南中部和西南部、西藏東部、四川盆地東部和南部、重慶大部、雲南西部和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四川盆地東南部、重慶北部、西藏東南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100~130毫米)。內蒙古中東部、浙江東部等地有4~6級風。

今天西北地區有中到大雨 局地有大暴雨 第2張

暴雨

天氣預報預警中的“雨”的相關知識

疑問1:暴雨、大暴雨,究竟有多大?

氣象上對暴雨有明確的區分,在我國,將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稱為“暴雨”。按其降水強度大小,又再分為三個等級,即24小時降水量超過50毫米稱“暴雨”,超過100毫米稱“大暴雨”,超過250毫米稱“特大暴雨”。

但每場暴雨都是不同的,暴雨是在24小時均勻下完,還是短時間內“傾盆而下”,帶給公眾的觀感也會不同。

疑問2:什麼是雨帶?

汛期觀察降雨分佈圖,很容易發現降雨呈明顯的帶狀分佈。雨水似乎遵循着什麼規律的指引,總是形成一條連綿不絕的雨帶。而且,隨着時間推移,雨帶還會移動。有的時候,某些地區處於雨帶的南端,雨帶移動後又處於雨帶的北端,雨水在此期間下個不停。

其實,“有形”的雨帶,與一個常年影響我國天氣的天氣系統——副熱帶高壓有關。副熱帶高壓內部盛行下沉氣流,空氣乾燥炎熱,如同一個大蒸籠扣在地面上。但在副熱帶高壓的邊緣地區,卻盛行上升氣流,這是形成降雨的必要條件之一。雨帶會隨着副熱帶高壓的季節性移動而擺動。

今天西北地區有中到大雨 局地有大暴雨 第3張

  

疑問3:為什麼預報總出現“局地”?

“局地”到底是哪兒呢?其實,“局地”在天氣預報中並不是一個具體確定的地點,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預報的不確定性和可能達到的極端性。

“局地”常常與雷暴大風、冰雹、短時強降水、龍捲等強對流天氣聯繫在一起。這些強對流天氣多由中小尺度系統產生,生命史短、消亡速度快。以目前的預報能力,往往只能提前預報局地強天氣可能出現的範圍,還不能提前預知其發生的準確位置。

疑問4:為什麼暴雨預報難度很大?

如果把降水這一過程類比於我們拿起一盆水向外潑,那麼潑出去的水肯定是不均勻地落在地面上,會有被淋濕的地方,也會有沒被淋到的地方,實際的落區也會與預計的落區有所差異,這就是大範圍降水過程中局地可能會出現漏報與空報的原因。在這個過程中,預報員要想判斷哪幾個點降水最強,更是難上加難。

尤其是暴雨,多數是由中小尺度天氣系統造成的,空間尺度一般在20至200公里。而目前我國氣象監測手段對這種較小尺度天氣系統相關信息的捕捉能力有所欠缺,就好比用網捕魚,網眼太大,小尺度的天氣系統難免會成為“漏網之魚”。

在我國,暴雨預報主要通過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產品結合預報員自身知識經驗進行。一般來説,形成暴雨需要三個條件,即充足的水汽供應,較強的垂直上升條件和一定的降水持續時間。在暴雨預報的過程中,預報員需要充分考慮這三個條件來判斷降水過程可能形成暴雨的量級。

從全球來看,暴雨預測的準確率一直不高,屬於世界難題。

隨着技術的進步,目前我國預測暴雨使用的數值模式時空分辨率越來越高,降水預報準確率也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