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教育>

戴望舒的詩歌主張

教育 閲讀(1.32W)

戴望舒的詩歌主張:戴望舒的詩歌前期追求朦朧、音律、夢幻美的結合。後期更注重感情的表達。戴望舒的詩歌創作經歷了前後兩個階段。在《我的記憶》時期,戴望舒注重詩歌的音韻美,但後來又自我否定了:“詩不能借重音樂,它應該去了音樂的成分”。以象徵化的意境和氛圍傳達感情,是戴望舒對中國現代派詩歌建設的一個重要貢獻。

戴望舒的詩歌主張 戴望舒的詩歌主張為

資料拓展

戴望舒詩歌中的憂鬱情思為基點,詩歌中所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首先,戴望舒的愛情詩在表現愛情的隱私性以及表現愛情時多運用女性意象方面,明顯地受到晚唐詩人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説是對温、李詩歌相思主題的現代連釋。

戴望舒的詩歌主張 戴望舒的詩歌主張為 第2張

同時,愛情成為詩人人生體驗的主要內容之一,這體現了戴望舒詩歌的現代性。綜言之,戴望舒的愛情經歷是現代的,愛情特質是現代的,但他所賦予的表現形式卻是古典的、傳統的。其次,戴望舒詩歌中的悲秋主題深受中國古典文學的影響,詩人以詠秋的傳統題材來呈現現代人寂寞與青春煩憂的感傷情懷,加強了詩歌的審美張力。而理解隱藏在悲秋主題背後的死亡意識則能更好的理解詩歌中的憂鬱情感。

戴望舒的詩歌主張 戴望舒的詩歌主張為 第3張

分析戴望舒的《致螢火》等詩篇,還可以發現詩人的死亡想象與書寫方式屬於典型的道家文化系統。最後,戴望舒詩歌中的田園鄉愁與牧歌情懷是一種傳統的人間情懷的流露,深具東方詩的神韻,而漂泊的、倦行的旅人形象不僅受到中國古代詩歌羈旅者形象的影響,同時尋夢者與夜行人形象又明顯地帶有西方象徵主義的影響,構成了一個帶有現代性意味的創作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