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生活>

東漢末年分三國哪三國

生活 閲讀(4.76K)

三國指的是魏國、蜀國、吳國。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

東漢末年分三國哪三國  東漢末年三國是

公元190年,漢朝的中央集權制度崩潰,軍閥四起,天下大亂。到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公元220年,漢朝丞相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漢朝正式結束。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因所統治地區居於三國之東,故稱“東吳”。

東漢末年分三國哪三國  東漢末年三國是 第2張

公元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司馬昭去世後,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晉滅東吳,統一中國,三國時期徹底結束。

 三國文學

三國文學中以曹魏文學最盛,分為前期的建安文學及後期正始文學,其中建安文學反對靡弱詩風,被後人稱為“建安風骨”或“漢魏風骨”。這是因為自曹操等人熱愛文學,各地文士紛紛吸附。建安文學代表人物為“三曹”及“建安七子”。其他的文學家還有邯鄲淳、蔡琰、繁欽、路粹、丁儀、楊修、荀緯等。

東漢末年分三國哪三國  東漢末年三國是 第3張

曹操具有沉雄豪邁的氣概,古樸蒼涼的風格,著有《短歌行》、《步出夏門行》、《讓縣自明本志令》等文。曹丕及曹植才華洋溢,曹丕著有文學評論《典論》,導致文學開始自覺發展。曹植具浪漫氣質,著有《洛神賦》等文。建安七子與蔡琰、楊修等人關心現實,面向人生。他們的作品反映了漢末以來的社會變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例如蔡琰的《胡笳十八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