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生活>

春聯在古代不是寫在紙上通常寫在

生活 閲讀(1.45W)

寫在桃木板上。春聯來源於桃符,古代傳説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其下有神荼、鬱壘二神,能闢百鬼,由此人們認識到鬼怕桃木。所以古人以桃木製成兩塊木板,左邊一塊繪上神荼的像;右邊一塊繪上鬱壘的像,這繪有二位神像的桃木板就是“桃符”。過新年時,人們會將這兩塊桃符放在大門兩邊,以驅鬼辟邪。

春聯在古代不是寫在紙上通常寫在 春聯在古代不是寫在紙上通常寫在什麼地方

在桃符上題寫對聯始於五代的後蜀。在蜀亡的前一年除夕,蜀國後主孟昶命學士辛寅遜在桃符板上寫兩句吉語獻歲,因嫌其詞不工,就自己提筆寫下“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

春聯在古代不是寫在紙上通常寫在 春聯在古代不是寫在紙上通常寫在什麼地方 第2張

春聯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年的重要習俗。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年紅(春聯、福字、窗花等)的時候,意味着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春聯在古代不是寫在紙上通常寫在 春聯在古代不是寫在紙上通常寫在什麼地方 第3張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