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生活>

寒衣節有哪些習俗

生活 閲讀(1.12W)

1、燒寒衣:寒衣節其實也是鬼節,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一般寒衣節時候,都要準備冥幣和五彩衣服,然後去祖先墳墓上燒一下。2、吃麪條:寒衣節不僅需要紀念死者,活着的人也需要象徵過冬一下,所以就流行吃麪來慶祝。3、煮紅豆飯:煮紅豆飯也是為了祭祀祖先,用來哀弔的,後來演變成了一種習俗。

寒衣節有哪些習俗 寒衣節是什麼

寒衣節是什麼

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秋祭”,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人們會在這一天祭掃燒獻,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

農曆十月一是進入寒冬後的第一天,古時有授衣、祭祀、開爐等習俗,提醒人們注意寒冬要來了。這一天,婦女們要拿出棉衣,送給在遠方戍邊、服徭役的親人,在為親人送去寒衣的同時,逐漸發展為祖先、亡人也一併送去過冬寒衣。

寒衣節的起源

寒衣節相傳起源於周代,時間為每年農曆十月初一,節日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禮記·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臘祭的情形:以獵物為祭品,天子在社壇上祭祀日月星辰眾神,在門間內祭祀五代祖先,同時慰勞農人,頒佈新的作息制度。

寒衣節標誌着嚴冬的到來,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説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稱授衣節。

由於十月剛入冬,九月授衣過早,宋朝時期這一習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

民間將寒衣節與清明節、中元節並稱為中國三大“鬼節”。

寒衣節有哪些習俗 寒衣節是什麼 第2張

寒衣節的傳説

朱元璋“授衣”傳説

農曆十月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月份,此時正是稻穀收穫進倉之際,“是月也,天子始裘”(《禮記·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顯示順應天時,在十月初一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羣臣嘗新。南京民諺説:“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人們還在加衣避寒的同時,也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牽掛和關懷。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傳,秦時江南松江府孟、姜兩家,種葫蘆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範杞良。後來,杞良被抓去修築北疆長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尋到長城腳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築城牆裏。孟姜女悲憤交加,向長城晝夜痛哭,終於感天動地,哭倒長城,露出丈夫屍骨。千百年來,這段忠貞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里後,與秦始皇面對面地抗爭,為夫報仇、替己出氣,最後懷抱丈夫遺骨,縱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剎那,海上波濤澎湃,緩緩拱起兩方礁石。據説海上姜女墳,海潮再大也不曾沒頂。

由於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的故事,長城內外便將農曆十月初一這天,稱作“寒衣節”。“十月初一燒寒衣”,早已成為憑弔已故親人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