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教育>

孟子認為能做到捨生取義的人是

教育 閲讀(3.11W)

孟子認為能做到捨生取義的人是: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意思是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不義)。

孟子認為能做到捨生取義的人是 孟子認為能做到捨生取義的人是哪一句

出處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孟子認為能做到捨生取義的人是 孟子認為能做到捨生取義的人是哪一句 第2張

 賞析

本文以孟子的性善論為依據,是對人的生死觀進行深入討論的一篇代表作。此文論述了孟子的一個重要主張:義重於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捨生取義。孟子認為自己做了壞事感到恥辱,別人做了壞事感到厭惡,這就是義;義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須遵循的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