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教育>

用不恥下問造句

教育 閲讀(5.13K)
用不恥下問造句

1、唯有精益求精加上不恥下問才會有出路。

2、就是要不恥下問,不用管別人的眼光。

3、不恥下問後,老闆一一作了回答。

4、他心地單純,對什麼都抱有樸素的疑問,而且不恥下問。

5、學習,不僅要做到虛懷若谷,還要做到不恥下問。

6、要有求知的渴望,虛懷若谷,不恥下問的精神。

7、對於學習,小明總是不恥下問。

8、當你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要不恥下問。

9、小明的成績是我們班最好的,但是卻經常不恥下問。

用不恥下問造句 不恥下問意思

  不恥下問意思

不恥下問(拼音:bù chǐ xià wèn)是一則來源於文人作品的成語,不恥下問原意是不把向學問、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成可恥的事。形容謙虛、好學。該成語最早出自於《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不恥下問近義詞

不矜不伐、功成不居、謙虛謹慎

  不恥下問反義詞

有問必答、神氣活現、自以為是、驕傲自滿、居功自傲、好為人師、師心自用、自高自大

  不恥下問成語故事

孔子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聖人。然而,即便是聖賢如孔子,也不是什麼學問都掌握,也需要不斷地向人請教。孔子在一生的治學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向不同的人請教問題。與孔子同一時代的孔圉,是衞國的大夫。他不但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還非常的謙虛。孔圉為衞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他死後,衞國國君為了讓後世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後人都尊稱孔圉為孔文子,而孔子則為孔夫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衞國人,他對孔圉享有這麼高的榮譽並不服氣,認為他配不上那樣高的評價。有一次,子貢問孔子説:“老師,孔圉的學問及才華確實很高,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還有很多,為什麼要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呢?”孔子笑着回答説:“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腦筋聰明又靈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明白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也會大方而謙虛地向人請教,一點都不為此而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並不會不恰當”。經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於服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