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教育>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

教育 閲讀(1.32W)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該句出自《論語·子路》,《論語·子路》是出自《論語》的文章,共有30篇,有關於如何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教育思想,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翻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翻譯

孔子説:“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註釋

①和:不同的東西和諧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間彼此不同。

②同:相同的東西相加或與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間完全相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賞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係,但他對待任何事情都必須經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考,從來不願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只求與別人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原則,但他卻與別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關係。

這是在處世為人方面。其實,在所有的問題上,往往都能體現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區別。“和而不同”顯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翻譯 第2張

創作背景

《論語》是孔門弟子集體智慧的結晶。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論語》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

作者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