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生活>

樹欲靜而風不止下句

生活 閲讀(5.93K)

樹欲靜而風不止下句是子欲養而親不待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一句古語,意思是樹希望靜止不擺,風卻不停息;子女想贍養父母,父母卻已離去。比喻時間的流逝是不隨個人意願而停止的,以此來告誡子女行孝要及時,趁父母親健在的時候關心關愛他們,而不要等父母去世後才追悔莫及。用於感歎子女希望盡孝時,父母卻已經亡故。以此來比喻痛失雙親的無奈,反映出百善孝為先的重孝觀念。

樹欲靜而風不止下句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原文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原文

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遊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矣!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搞而死。

樹欲靜而風不止下句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原文 第2張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原文譯文

皋魚説:“我有三個過失:年少時為了求學,周遊諸侯國,以致耽誤了贍養雙親的時間,這是過失之一;我自視清高,不願為君主效力,對君上對國家沒有貢獻,這是過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卻很早就斷絕了來往,這是過失之三。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子女想好好贍養父母可父母卻不在了!過去而不能追回的是歲月,逝去而再也見不到的是親人。請允許我從此離別人世吧。”於是就此辭世。

樹欲靜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出處

出自春秋孔子《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丘吾子説給孔子的話,旨在宣揚儒家的孝道。此話是從反面來告孝子們,説明行孝道要及時,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時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後來用樹欲靜而風不止比喻不以人的主觀願望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也有用來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卻不讓其停止,這裏所指的做某事,一般指的是不正義的事。

孔子簡介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出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的風氣,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傳》《春秋》六經。孔子去世後,後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