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教育>

天狗是五四時期什麼詩的代表作品

教育 閲讀(7.94K)

《天狗》是五四時期自由詩的代表作品,詩中“天狗”是“五四”時期個性解放的反叛精神的象徵。《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詩集《女神》中的名篇,最初發表於1920年2月7日上海《時事新報·學燈》。本詩主要通過天狗形象的塑造,抒發了詩人否定舊的社會現實、擺脱舊的思想 束縛、張揚個性、追求解放的強烈願望,集中體現出五四時期提倡科學、民主和自由的時代精神。

天狗是五四時期什麼詩的代表作品 《天狗》作品背景

《天狗》原文

       我是一條天狗呀!我把月亮吞了,我把日來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我把全宇宙來吞了。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線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總量!

       我飛奔,我狂叫,我燃燒。我如烈火一樣地燃燒!

       我如大海一樣地狂叫!我如電氣一樣地飛跑!我飛跑,我飛跑,我飛跑,我剝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齧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經上飛跑,我在我脊髓上飛跑,我在我腦筋上飛跑。

四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

     《天狗》賞析

本詩主要通過天狗形象的塑造,抒發了詩人否定舊的社會現實、擺脱舊的思想束縛、張揚個性、追求解放的強烈願望,集中體現出五四時期提倡科學、民主和自由的時代精神。

       在狂飈突進,沖決一切封建藩籬,高揚個性解放思想大旗的五四時代,《天狗》可謂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出這個時代精神的獨具特色的典範作品。

       這首詩以奇異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徵塑造了一個具有強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個性追求的天狗形象。以恢宏的氣魄和極度的誇張,突現了“天狗氣吞日月,雄視宇宙,頂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噴發出五四時代文學獨具的澎湃激情和破舊迎新的主題。

天狗是五四時期什麼詩的代表作品 《天狗》作品背景 第2張

     《天狗》作品背景

1919年,五四運動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嶄新的氣象、勃勃的生機。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與一切進步要求則得到熱烈的崇尚與讚揚。倡導科學與民主,爭取獨立與自由,張揚個性意識,追求個性解放,要求改造舊的社會、建設新社會,成為時代的強音當時詩人正在日本留學,雖身處異國他鄉,卻時刻關注着祖國的命運。

     五四運動的消息,給詩人精神上以極大的鼓舞,詩人內心那積蓄己久的愛國熱情,那壓抑多時的爭取個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會解放的強烈慾望,如火山爆發般迅速沸騰、燃燒起來。於是,“在一九一九年的下半年和一九二〇年的上半年,便得到了一個詩的創作爆發期”(《創造十年》)。《鳳凰涅盤》、《爐中煤》、《地球,我的母親》《晨安》、《匪徒頌》等一批激情澎湃、個性鮮明、高揚着時代旋律的詩歌,都是在這一特定歷史階段誕生的。《天狗》也正是其中的一篇優秀代表作。

《天狗》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字鼎堂,號尚武,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之一、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四堂之一,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從1926年參加北伐,1927年參加了南昌起義,1928年2月因被國民黨政府通緝,流亡日本,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學術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主編組品有《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獲得“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國際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