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教育>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什麼意思

教育 閲讀(1.92W)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意思是:開始於學《詩》,自立於學禮,完成於學樂。該句出自《論語·泰伯》,本篇的基本內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學生對堯,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評價。孔子在教學方法和教育思想的進一步發揮;孔子道德思想的具體內容以及曾子在若干問題上的賞析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什麼意思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出處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原文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翻譯

孔子説:“(人的修養)開始於學《詩》,自立於學禮,完成於學樂。”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註釋

1、興:興起,開始。

2、立:成立,建立。

3、成:完成。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賞析

本章裏孔子提出了他從事教育的三方面內容:詩、禮、樂,而且指出了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學生不僅要講個人的修養,而且要有全面、廣泛的知識和技能。“詩”有着強大的感染力,可以啟迪心智、陶冶性情,使人懂得人生的真義。“禮”能使人行為規範,樹立人格,卓然自立於社會羣體之間。“樂”則陶冶情操,使修身、治學得以完成。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什麼意思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出處 第2張

《論語泰伯》作者簡介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出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的風氣,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傳》《春秋》六經。孔子去世後,後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