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教育>

鹿鳴呦呦食野之蒿意思

教育 閲讀(8.01K)

意思:一羣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該句出自《詩經》中《小雅·鹿鳴》一文,這是一首宴飲詩,歷來對其主旨多有爭論,大致有美詩和刺詩兩種意見。全詩三章,每章八句,歌唱主人的敬客,嘉賓的懿德,以及宴享活動對人心的維繫作用。

鹿鳴呦呦食野之蒿意思 鹿鳴呦呦食野之蒿翻譯

《小雅·鹿鳴》原文

小雅·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小雅·鹿鳴》翻譯

一羣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賓客,彈琴吹笙奏樂調。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獻禮禮周到。人們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樂遵照。

一羣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賓客,品德高尚又顯耀。示人榜樣不輕浮,君子紛紛來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嘉賓暢飲樂逍遙。

一羣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賓客,彈瑟彈琴奏樂調。彈瑟彈琴奏樂調,快活盡興同歡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嘉賓心中樂陶陶。

《小雅·鹿鳴》註釋

⑴小雅:《詩經》中“雅”部分,分為大雅、小雅,合稱“二雅”。雅,雅樂,即正調,指當時西周都城鎬京地區的詩歌樂調。小雅部分今存七十四篇。

⑵呦(yōu)呦:鹿的叫聲。

⑶蘋:藾蒿。

⑷賓:受招待的賓客,或本國之臣,或諸侯使節。

⑸瑟:古代絃樂,“八音”中屬“絲”。笙:古代吹奏樂,屬“八音”之“匏”。

⑹簧: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幾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氣管裝在斗子上做成的。

⑺承筐:指奉上禮品。承,雙手捧着。將:送,獻。

⑻周行(háng):大道,引申為大道理。

⑼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⑽德音:美好的品德聲譽。孔:很。昭:明。

⑾視:同“示”。恌(tiāo):同“佻”,輕薄,輕浮。

⑿則:法則,楷模,此作動詞。

⒀旨:甘美。

⒁式:語助詞。燕:同“宴”。敖:同“遨”,嬉遊。

⒂芩(qín):草名,蒿類植物。

⒃湛(dān):深厚。

鹿鳴呦呦食野之蒿意思 鹿鳴呦呦食野之蒿翻譯 第2張

《小雅·鹿鳴》賞析

小雅·鹿鳴》是《詩經》的“四始”詩之一,是古人在宴會上所唱的歌。據朱熹《詩集傳》的説法,此詩原是君王宴請羣臣時所唱,後來逐漸推廣到民間,在鄉人的宴會上也可唱。

全詩共三章,每章八句,開頭皆以鹿鳴起興。在空曠的原野上,一羣糜鹿悠閒地吃着野草,不時發出呦呦的鳴聲,此起彼應,十分和諧悦耳。詩以此起興,便營造了一個熱烈而又和諧的氛圍,如果是君臣之間的宴會,那種本已存在的拘謹和緊張的關係,馬上就會寬鬆下來。

故朱熹《詩集傳》認為,君臣之間限於一定的禮數,等級森嚴,形成思想上的隔閡。通過宴會,可以溝通感情,使君王能夠聽到羣臣的心裏話。而以鹿鳴起興,則一開始便奠定了和諧愉悦的基調,給與會嘉賓以強烈的感染。

《小雅·鹿鳴》創作背景

《小雅·鹿鳴》是周王宴會羣臣賓客時所作的一首樂歌。

《詩經》作者介紹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

尹吉甫,西周時期房陵人(今湖北房縣),黃帝之後伯儵族裔,尹國的國君,字吉父,一作吉甫,兮氏,名甲,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甫。尹吉甫本姓姞,因被封於尹(今山西隰縣),所以又稱尹吉甫,尹吉甫仕於西周,征戰于山西平遙、河北滄州南皮等地。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