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教育>

晏子使楚文言文翻譯

教育 閲讀(1.07W)

晏子出使楚國。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五尺高的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説:“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説:“齊國沒有人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説:“齊國首都臨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開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揮灑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樣,人挨着人,肩並着肩,腳尖碰着腳跟,怎麼能説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説:“既然這樣,為什麼派你這樣一個人來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説:“齊國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對象,賢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賢明的君主那兒,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兒,我是最無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國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手下的人説:“晏嬰是齊國的善於言辭的人,現在將要來了,我想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左右的人回答説:“在他來的時候,請允許我們綁一個人從大王您面前走過。大王問,‘這是什麼國家的人?’他回答説,‘是齊國人。’大王説,‘他犯了什麼罪?’我們説,‘犯了偷竊罪。’”

晏子到了,楚王賞賜給晏子酒,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着一個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問:“綁着的人是什麼國家的人?”近侍回答説:“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瞟着晏子説:“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説:“我聽説這樣的事: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了,只是葉子的形狀相像,它們果實的味道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水土不同。

現在老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竊,到了楚國就偷竊,莫非楚國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於偷竊嗎?”楚王笑着説:“聖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人,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晏子使楚文言文翻譯 晏子使楚文言文

《晏子使楚》原文

(一)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二)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註釋

1、晏子:晏子(前578年—前500年),名嬰,字仲,諡號“平”,夷維(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2、延:引進,請人。

3、儐(bīn)者:主管接待客人的人。更:改變。

4、臨淄:齊國首都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三百間:周制,二十五家為間,三百為七千五百户。這裏是虛指,極言人口眾多。

5、袂(mèi):袖子。陰:同“蔭”。

6、比肩繼踵(zhǒng):肩靠肩,腳靠腳形容人多。比:並列,靠着。踵:腳後跟,這裏代指腳。

7、何為(wèi):怎麼能説。為:同“謂”。

8、主:專,守,擔負。

9、使使:派出使。主:指國君。

10、不肖:不賢。

11、習辭:會説話,善於辭令。

12、方:將要。

13、何以:用什麼辦法。

14、為:於,當。

15、何坐:犯了什麼罪。坐:犯罪。

16、酒酣:酒興正濃的意思。

17、詣(yì):到處去。

18、曷:何。

19、固:乃。表意外的語氣。

20、避席:古人席地而坐,避席即站起,表示敬重。

21、枳(zhǐ):即枸橘,與橘樹不同種。果狀似橘,但肉少而味酸。橘化為枳的説法無科學根據。

22、徒:只,僅僅。

23、實:果實。

24、得無:莫不是,表委婉或推測的問話。

25、熙:同“嬉”,戲弄,開玩笑。

26、病:辱,沒趣。

晏子使楚文言文翻譯 晏子使楚文言文 第2張

《晏子使楚》賞析

此文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讚揚了晏子愛國,機智勇敢,善於辭令,靈活善辯的外交才能與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鬥爭精神。諷刺了狂妄自大,傲慢無理,自作聰明的人。

全文語言簡潔明瞭,層次分明,人物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且敍述客觀,情節一波三折節奏緊湊充實,作者將兩國交鋒時的緊張刺激娓娓敍來,並且通過語言描寫向讀者傳遞這種氣氛使讀者如有親身體驗之感,同時也能領略到晏子的風采。

《晏子使楚》創作背景

春秋時期,很多謀士能臣遊走於各國之間,憑藉自己的口才和智慧,各為其主,謀取霸業。晏子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公元前547年,齊景公即位。前548年,由於齊景公在晉國訪問時的狂妄態度,引起了晉國高層的不滿,於是派出軍隊對齊實施震懾性攻擊,齊景公一開始並不在意,但後來晉國軍隊幾乎兵臨城下,使得他不得不服軟。

通過這次教訓,齊景公意識到單憑齊國的力量是無法與強晉抗衡的,於是他將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國,決意與楚修好,共抗晉國。在這種情況下,晏子作為使者訪問了楚國。《晏子使楚》即是記錄晏子在這種情況下出使楚國的這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