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教育>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翻譯

教育 閲讀(2.23W)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的意思是: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作者借托古人,告誡今人要想有所收益,也應該具有古人那種探索的精神。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翻譯 遊褒禪山記的翻譯

古人之觀於天地的出處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出自出自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遊記《遊褒禪山記》,原文節選如下:

於是餘有歎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翻譯 遊褒禪山記的翻譯 第2張

對於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持,也不能到達。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説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遊山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