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教育>

風聲鶴唳的主人公是誰的 答案 風聲鶴唳典故主人公

教育 閲讀(2.14W)

風聲鶴唳的主人公是苻堅。苻堅是十六國時期前秦的國君,在淝水之戰的時候,親自率兵打仗,意圖攻下東晉;兩軍對峙淝水兩岸,謝玄的兵力不如苻堅,假説要渡過淝水和秦軍決戰,請苻堅軍隊後退;苻堅輕信了謝玄的話,命軍隊後退,結果秦軍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自亂陣腳,路上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以為是晉軍追趕來了。

風聲鶴唳的主人公是誰的 答案 風聲鶴唳典故主人公

風聲鶴唳的出處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出自《晉書·謝玄傳》,原文如下:

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十七八。

譯文:那些敗逃的秦兵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以為是東晉的追兵即將趕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軍,露水中睡覺,加上挨餓受凍,死去的人十之七八。

風聲鶴唳的主人公是誰的 答案 風聲鶴唳典故主人公 第2張

風聲鶴唳的故事

風聲鶴唳的主人公是苻堅。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

苻堅認為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後續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動進攻。

為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紮寨,顯然是為了持久作戰,而不是速戰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後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不是更好嗎?”秦軍內部討論時,眾將領都認為,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後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眾將領的意見,説:“我軍只要稍稍後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鋭的騎兵衝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

於是,秦軍決定後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後潰逃。謝玄見敵軍潰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那些僥倖逃脱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這就是“風聲鶴唳”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