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影視>

林覺民《與妻書》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影視 閲讀(2.98W)

林覺民的《與妻書》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書,誠如魯迅先生所詠:“無情未必真豪傑。”英雄戰士、志士仁人,他們也是人,也有豐富的感情世界。林覺民寫這封信的時候,年近二十五歲。風華正茂,臨巾絮語,也正當兒女情長。那林覺民《與妻書》的寫作背景是什麼呢?

林覺民《與妻書》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1、《與妻書》是林覺民在1911年廣州起義的前三天4月24日晚寫給陳意映的。當時,他從廣州來到香港,迎接從日本歸來參加起義的同志,住在臨江邊的一幢小樓上。夜闌人靜時,想到即將到來的殘酷而轟轟烈烈、生死難卜的起義以及自己的龍鍾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緒翻湧,不能自已,徹夜疾書,分別寫下了給父親和妻子的訣別書,天亮後交給一位朋友,説:“我死,幸為轉達。”寫《與妻書》時,林覺民滿懷悲壯,已下定慷慨赴死的決心,義無反顧,在信的第一句,他就毅然決然地告訴妻子“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寫信時,他“淚珠與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心中滋味無以言表。為“助天下人愛其所愛”、“為天下人謀永福”,他置生死於度外,拋卻與愛妻的兒女情長而“勇於就死”,大義凜然、無所畏懼地積極投身到推翻清政府黑暗腐朽統治的武裝起義中。

2、在這封絕筆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達了自己對妻子的深情和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祖國深沉的愛。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愛和國家前途、人民命運聯繫在一起;把對妻子親人的愛和對國家人民的愛連為一體,闡述一個深刻的道理:沒有國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會有個人的真正幸福。全文感情真切,筆調委婉動人,讀後令人蕩氣迴腸,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3、一個平日不信有鬼的革命者,竟希望真有鬼,好與妻子以靈相依,以哭相和;黃泉塵世,互慰相思與寂寥。而信末因感“巾短情長”難以盡意的巨大痛苦,反以“一慟”作結,可謂以一當十,言有盡而情無限。

以上就是關於林覺民《與妻書》的寫作背景是什麼的全部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