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教育>

無題寫作背景

教育 閲讀(2.45W)

無題的寫作背景有兩種説法。

1、在唐時,人們崇尚道教,信奉道術。李商隱出生於河南省沁陽。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河南省濟源市西玉陽山學道。其間與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識相戀,但兩人的感情卻不能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內又奔湧着無法抑制的愛情狂瀾,因此他只能以詩記情,並隱其題,從而使詩顯得既朦朧婉曲、又深情無限。

2、這首詩當作於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李商隱原在徐州武寧軍節度使盧弘止幕府任判官。大中五年(851)春,盧弘止病死,李商隱便從徐州回長安。這時,牛僧孺一派當權,令狐楚之子令狐綯任宰相兼禮部尚書。李商隱年輕時曾和令狐綯一起向他父親學習講究對偶鋪陳詞藻的駢文,開成二年(837)上京應考承令狐綯力薦而中進士第,李商隱和令狐綯之間的感情是很深的,後來因為李商隱到了王茂元幕府併成了他的女婿,被認為是李德裕黨人而致疏遠,仕途坎坷,特別是到了晚期,更是過着遊幕生活。在盧弘止幕府從事不久,盧弘止便死去,李商隱又失去倚附,所以回京後便向令狐綯請求推薦,寫了幾首《無題》詩陳情。此詩就是其中之一。

無題寫作背景 無題的寫作背景

  無題原文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無題翻譯

相見機會本已難得,別離時苦分舍更難;何況正當暮春時節,百花凋殘。春蠶直到死時,纏綿的絲兒才吐完;蠟燭燒成灰燼後,不斷的淚方流乾。早晨梳粧對鏡,只愁雲鬢易改色;長夜獨自吟詩不寐,應感到月色清寒。蓬萊山離這兒也不算太遠,卻無路可通;青鳥啊,請為我殷勤地去探看。

無題寫作背景 無題的寫作背景 第2張

  無題賞析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着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着的感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覆表現着融貫全詩的複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複雜感情為內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情,聯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了心底的綿邈深情。詩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作中發現相似的描寫。在前人創作的薰陶和啟發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鑑。但是他並沒有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造性,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為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脱去舊的形跡,成為新的創造了。從這裏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養與他對於意境和表現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無題作者

無題作者是李商隱,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唐文宗年號,836—840)年間進士。曾任縣尉、祕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託古以諷時政,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與温庭筠合稱“温李”,與杜牧並稱“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