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教育>

師説原文及翻譯

教育 閲讀(1.7W)

《師説》原文

師説

唐·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

《師説》翻譯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可以依靠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最終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早於我,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生在我後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於我,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

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沒有疑惑難啊!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跟從老師而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能成為愚人,大概都出於這吧?

人們愛他們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於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他們讀書,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不是我所説的能傳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難問題的。一方面不通曉句讀,另一方面不能解決疑惑,不通曉文句的去向老師請教,有疑惑不能理解的卻不向老師請教;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我沒看出那種人是明智的。

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的,就成羣聚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麼譏笑,就説:“他和他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覺得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了。”

唉!古代那種跟從老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從這些話裏就可以明白了。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們不屑一提,現在他們的見識竟反而趕不上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説:“幾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齡十七,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不受時俗的拘束,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途徑,寫這篇《師説》來贈送他。

師説原文及翻譯 師説的原文翻譯

《師説》註釋

1、學者:求學的人。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交給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人。所以:用來……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傳授。業:泛指古代經、史、諸子之學及古文寫作。惑:疑難問題。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識和道理。知:懂得。

4、其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當於“於”,與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聞:聽見,引申為知道,懂得。

7、從而師之: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從師:跟從老師學習。師:意動用法,以……為師。

8、吾師道也:我(是向他)學習道理。

9、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哪裏去考慮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庸:發語詞,難道。知:瞭解、知道。

10、是故:因此,所以。

11、無:無論、不分。

1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意思説哪裏有道存在,哪裏就有我的老師存在。

13、師道:從師的傳統。即“古之學者必有師”。

14、出人:超出於眾人之上。

15、猶且:尚且。

16、眾人:普通人,一般人。

17、下:不如,名詞作動詞。

18、恥學於師:以向老師學習為恥。恥:以……為恥。

19、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發。

20、於其身:對於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1、惑矣:糊塗啊!

22、彼童子之師:那些教小孩子的啟蒙老師。

23、授之書而習其句讀(dòu):教給他書,幫助他學習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習:使……學習。其:指書。句讀: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頓處。文辭意盡處為句,語意未盡而須停頓處為讀(逗)。古代書籍上沒有標點,老師教學童讀書時要進行句讀(逗)的教學。

24、句讀之不知:不知斷句分逗。

25、或師焉,或不(fǒu)焉:有的從師,有的不從師。不:通“否”。

26、小學而大遺:學了小的(指“句讀之不知”)卻丟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遺:丟棄,放棄。

27、巫醫:古時巫、醫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禱為職業的人。

28、百工:各種手藝。

29、相師:拜別人為師。

30、族:類。

31、曰師曰弟子云者:説起老師、弟子的時候。

32、年相若:年歲相近。

33、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羞恥,以高官為師就近乎諂媚。足:可,夠得上。盛:高大。諛:諂媚。

34、復:恢復。

35、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36、不齒:不屑與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37、乃:竟,竟然。

38、其可怪也歟:難道值得奇怪嗎。其:難道,表反問。歟:語氣詞,表感歎。

39、聖人無常師: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常:固定的。

40、郯(tán)子:春秋時郯國(今山東省郯城縣境)的國君,相傳孔子曾向他請教官職。

41、萇(cháng)弘:東周敬王時候的大夫,相傳孔子曾向他請教古樂。

42、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名襄,相傳孔子曾向他學琴。

43、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時楚國人,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相傳孔子曾向他學習周禮。聃是老子的字。

44、之徒:這類。

45、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

46、不必:不一定。

47、術業有專攻:在業務上各有自己的專門研究。攻:學習、研究。

48、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韓愈的弟子,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進士。

49、六藝經傳(zhuàn)皆通習之:六藝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的學習了。六藝:指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樂》已失傳,此為古説。經:兩漢及其以前的散文。傳,古稱解釋經文的著作為傳。通:普遍。

50、不拘於時:指不受當時以求師為恥的不良風氣的束縛。時:時俗,指當時士大夫中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於:被。

51、餘嘉其能行古道:我讚許他能遵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嘉:讚許,嘉獎。

52、貽(yí):贈送,贈予。

《師説》賞析

文中列舉正反面的事例層層對比,反覆論證,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也表現出作者不顧世俗獨抒己見的精神。全文篇幅雖不長,但涵義深廣,論點鮮明,結構嚴謹,説理透徹,富有較強的説服力和感染力。

師説原文及翻譯 師説的原文翻譯 第2張

《師説》創作背景

《師説》大約是作者於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時所作。貞元十七年(801),辭退徐州官職,閒居洛陽傳道授徒的作者,經過兩次赴京調選,方於當年十月授予國子監四門博士之職。此時的作者決心藉助國子監這個平台來振興儒教、改革文壇,以實現其報國之志。

但來到國子監上任後,卻發現科場黑暗,朝政腐敗,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學子對科舉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鬆學業;當時的上層社會,看不起教書之人。在士大夫階層中存在着既不願求師,又“羞於為師”的觀念,直接影響到國子監的教學和管理。作者對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問撰寫這篇文章,以澄清人們在“求師”和“為師”上的模糊認識。

《師説》作者介紹

韓愈,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其郡望在昌黎,故世稱“韓昌黎”。德宗貞元八年(792)登進士第。貞元十九年(803),因言關中旱災,觸怒權臣,被貶為陽山令。憲宗元和元年(806)召拜國子博士。

元和十二年(817)從裴度討淮西吳元濟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上表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後歷任國子祭酒、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大力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主張“以文為詩”,作詩力求新奇,且多議論。《全唐詩》存其詩十卷。有詩文合編《昌黎先生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