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姓生活吧>生活>

腸粉為什麼叫腸粉

生活 閲讀(2.17W)

腸粉最早出現在唐朝瀧州(現在的廣東羅定),由當地的一種傳統美食油味餈演變而成。當地人稱之為“龍龕餈”。乾隆年間,乾隆皇帝遊江南,聽了吃貨大臣紀曉嵐的美言,專門拐到羅定吃龍龕餈。當吃到這種“爽、嫩、滑”的龍龕餈時,乾隆讚不絕口,並乘興説:這餈並不算是餈粑,反而有點像豬腸子,不如就叫腸粉吧。腸粉因而得名,並在廣東傳開。

腸粉為什麼叫腸粉

腸粉的由來

早在唐代,瀧州(今廣東羅定市)的惠能、惠積和尚無意創造了油味餈。由於無意創造出來的油味餈太薄了,不能像之前的可以分成一塊塊,所以只能全部鏟回一堆然後再分切成一段段或不分。這就是腸粉做法的由來,但當時還沒有叫做腸粉,為了與原有油味餈區分,大家就叫它做油味餈片。

災難還沒有得到減輕,惠積親自參與改進油味餈片改進研究工作,之後安排寶亮、惠能等弟子為瀧州百姓傳授新油味餈做法,這種油味餈片很快就在瀧州大地傳播開。

惠能很懂感恩,在傳播過程中幫起了個新的名稱,叫作惠積餈。由於惠積餈源自龍龕道場,當地也有人稱之為龍龕餈。而這個龍龕餈後來被人叫做腸粉,龍龕道場也就是羅定腸粉的發源地。

腸粉為什麼叫腸粉 第2張

腸粉的分類

腸粉是一種廣東非常出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屬於粵菜系,源於唐朝時的瀧州(今廣東羅定市)。腸粉分類只能按其製作方式來劃分,一般用布拉的稱為布拉腸粉,另一種是直接蒸的,通常是用抽屜式腸粉。

布拉腸粉以廣州西關的尤為出名,它是以品嚐餡料為主(腸粉漿大部分是使用粘米粉,再添加玉米澱粉)。

抽屜式腸粉(腸粉漿是使用純米漿做成)主要品嚐腸粉的粉質和醬汁調料。

腸粉的做法

1、將老包米500克(即1斤)和清水600克混合泡三個小時以上(目的是使老包米吸收適量水分,磨出來的米漿更細膩,磨漿機的使用壽命延長)。

2、將等量的老包米和清水磨,注意出漿的速度要均勻,要不磨漿機器受熱會導致熟漿過多而影響到腸粉的質量。

3、將小麥生粉50克勾兑適量清水,和步驟2的米漿勾兑均勻。

4、衝生熟漿,生漿與熟漿的比例為10:1左右,加入精鹽。

5、抽屜裏先上點花生油或者燒鴨油,然後將適量的生熟漿滔到抽屜裏面均勻攤開(可適當添加碎肉或雞蛋等),其厚度在2.5毫米左右為佳,旺火蒸約1分鐘左右,用腸粉專用鏟子把腸粉從前到後,或者從後到前起屜。